你看到的动物“眼睛”很可能是假的

我们经常说“眼见为实”,但有时即使“眼见”也不一定是真的,甚至有可能连眼睛也是假的,比如有些动物就长着假眼。所谓假眼,其实是一些眼状的斑点,一般出现在鱼类、青蛙、蝴蝶、鸟类及某些昆虫的身上。若不仔细辨认,我们的眼睛很容易将这些斑点误认为眼睛。那么,这些动物身上为何要进化出这些假眼呢?

眼睛都不能相信了,这可咋整!

一般认为,动物身上的假眼的主要用途是迷惑捕食者。或许还有另一种可能:威慑捕食者。当然,这两种观点都是以我们人类的思维模式做的推测,那么,捕食者真是如此看待这些假眼的吗?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John Skelhorn教授就此做过相关的实验。该实验的设计者用面粉做成了逼真的毛毛虫模型,并在毛毛虫身体的不同部位描上假眼。结果,身为捕食者的小鸟们没有去袭击在身体前端描有假眼的毛毛虫,而身体其他部位描有假眼的毛毛虫则成为小鸟们的首选猎物。实际上,自然界的绝大多数毛毛虫的假眼都长在头顶,这些假眼能成功地误导它们捕食者,可能致捕食者以为自己是一条蛇。

此外,有研究指出,蝴蝶身上的假眼的作用与毛毛虫又不相同。众所周知,许多蝴蝶的翅膀上长有形状、尺寸、色泽不一的假眼。英国埃克赛特大学的教授Martin Stevens就此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者将长有不同形状、大小、甚至颜色对比度的假眼的蝴蝶模型粘在树上。刚开始,研究人员认为假若假眼的逼真程度是个很重要的迷惑指标的话,小鸟应该对中间呈黑色(模仿动物的眼球)、周围呈白色(模仿动物的眼白)的图案更为敏感。

出人意料的是,即使把黑白颜色的区域进行调换(中间白色周围黑色),蝴蝶模型对小鸟具有的威慑力似乎并无显著变化。研究人员同时发现,小鸟们对假眼的形状也不甚感冒。而当研究人员把斑点与背景的颜色对比度调高时,情况发生了变化,此时,小鸟们的警惕度明显增高了,不敢靠近蝴蝶模型。而生活在巴西萨凡纳地区的一种青蛙利用假眼的方法更为奇特。这种青蛙的假眼竟然长在后腿上,当它们遭到鸟类的袭击时,这种青蛙会全身如充气一般肿胀起来,且刻意抬起后腿炫耀自己的假眼。当然,这些假眼除了起到威慑捕食者的作用之外,假眼连接着能释放毒液的腺体。一旦有必要,这些假眼就会诱发毒腺喷射毒液,将捕食者毒死。

眼睛都不能相信了,这可咋整!

可见,动物身上的假眼不仅种类繁多,而且用途也不一而是。说到底,这些假眼都是动物为了更好地生存而进化出的。与之相关的问题还有很多,有待研究者对其做出更新的解答。

内容来源:“指尖探索·科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