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防治海洋污染措施
我国高度重视海洋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采取一切措施防止、减轻和控制陆上活动和海上活动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
制定和实施“碧海行动计划”。努力改善海域生态环境。为改善长江口及毗邻海域的生态环境,中国正在制定长江口及毗邻海域碧海行动计划。
一、防止和控制沿海工业污染物污染海域环境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加强重点工业污染源的治理,推行全过程清洁生产,增加工业废物资源再利用率。按照“谁污染,谁负担”的原则,进行专业处理和就地处理,禁止工业污染源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彻底杜绝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直接排海。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
二、防止和控制沿海城市污染物污染海域环境
加强城镇绿化和城镇沿岸海防林建设,保护滨海湿地,加快沿海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增加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提髙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脱氮和脱磷能力,沿海城市环境污染防治能力进一步加强。
三、防止、减轻和控制沿海农业污染物污染海域环境
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控制土壤侵蚀,综合应用减少化肥、农药径流的技术体系,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负荷。严格控制环境敏感海域的陆地汇水区畜禽养殖密度、规模,建立养殖场集中控制区,规范畜禽养殖场管理,有效处理养殖场污染物,严格执行废物排放标准并限期达标。
四、防止、减轻和控制船舶污染物污染海域环境
在渤海海域,启动船舶油类物质污染物“零排放”计划,实施船舶排污设备铅封制度,加强渔港、渔船的污染防治。建立大型港口废水、废油、废渣回收与处理系统,实现交通运输和渔业船只排放的污染物集中回收、岸上处理、达标排放。
制定海上船舶溢油和有毒化学品泄漏应急计划,制定港口环境污染事故应急计划,建立应急响应系统,防止、减少突发性污染事故发生。
五、防止、减轻和控制海上养殖污染
我国海水养殖主要位于水交换能力较差的浅海滩涂和内湾水域,养殖自身污染已引起局部水域环境恶化。今后,应建立海上养殖区环境管理制度和标准,编制海域养殖区域规划,合理控制海域养殖密度和面积,建立各种清洁养殖模式,控制养殖业药物投放,通过实施各种养殖水域的生态修复工程和示范,改善被污染和正在被污染的水产养殖环境,减轻或控制海域养殖业引起的海域环境污染。
六、防止和控制海上石油平台产生石油类等污染物及生活垃圾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在钻井、采油、作业平台应配备油污水、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使之全部达标排放。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应制定溢油应急方案。
七、防止和控制海上倾废污染
严格管理和控制向海洋倾倒废弃物,禁止向海上倾倒放射性废物和有害物质。